家长该如何欣赏儿童画?怎样评价儿童画?
儿童画,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不同的神奇的世界。
那一幅幅充满稚嫩、天真无邪、构思独特、造型夸张、色彩斑斓的儿童画作品,不仅体现了孩子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,也流露了儿童纯真的思想感情。但如何欣赏这些作品呢?这里,我们归纳一下,以供参考。
一、别只看像不像,要看作品有没有童趣。
正常成年人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,我们已经习惯于将看到的画面马上与脑海中常年储存的信息做比较,于是立即认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是什么东西,这画了一棵树,那是一座房子……这种阅读方法几乎成为不自觉的,下意识的习惯了。但对于儿童画欣赏却不适用。 成人在看儿童画的时候,最大的偏见就是认为儿童画画得不像,乱七八糟。其实,作为绘画艺术中描写记录现实物象的功能,已经在历史上被摄影替代,写实只是绘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已,那么儿童画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呢?其实是稚拙的童趣!不合乎比例、*_*,却合乎表达的需要。天真无邪,歪歪扭扭,粗粗细细,曲曲直直,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、无法替代的。也正是儿童画特有的美感。
要求儿童过早模仿成人绘画,过分注重绘画的技巧,不能体现儿童的稚趣,这样的画不算好的儿童画。
二、别只看模仿能力,要看作品是否能表现儿童亲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、表现想象力。
模仿能力是儿童的一种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,但不是唯一的。
看到老师的美丽的范画和为孩子们“量身订做”的欣赏作品,大多孩子都会产生审美愉悦,调动出画画的欲望。尤其在开始阶段,模仿在所难免,但如果只是模仿,不论是模仿老师,还是模仿别的小朋友,始终不敢加入自己的想法,这样的画也不算好的儿童画。
好的老师应适时引导,要求大胆,大胆去想!大胆去说!大胆去画!通过画画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。作品终究是儿童自己画的,每个孩子都有具体的经历和感受,才有可能避免闭门造车、凭空想象,再现浓郁的生活情趣。
有一个6岁的男孩儿,叫高亦轩,在《宇宙太空》一课中,意想不到的画了许多小蚂蚁,一问才知道是家里养了蚂蚁,兴趣正浓。于是在引导下出现了排成队的蚂蚁飞船。这幅画看似简单,但却体现了小作者生活经验与想象的结合。其实,想象画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。
三、别只看画面形象,要看作品是否有新意。
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:生活中并非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
有一节课题是《冷暖色》,在欣赏了大量冷暖色对比的作品之后,要求小作者每人画两张,一冷一暖,7岁的郑念梓居然画了“火烧赤壁”和“白日依山尽”,可谓构思独特,扣题而又独具匠心。还是这个孩子,在《疏密组合》一课中,非常出色的达到课题要求,居然想到并画出一幅优秀的“草船借箭”。平时,幼儿园的作品多画太阳、草地、大红花、小白兔之类,以是不是和老师画的一样,是不是涂色均匀为标准。能否从这几幅画中,在选材、构思上得到一些启发而有所突破呢?
我们经常见到:孩子画中,人比大树还高,太阳是绿色的……
四、别只看常见的技法是否熟练地掌握,要看技法是否多样。
清代画家石涛在《石涛画语录》主张:“古人未立法之先,不知古人法何法?古人既立法之后,便不容今人出古法,千百年来,遂使今之人,不能出一头地也。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,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,冤哉!”其实就是说画画要面向生活、师法自然,为开创中国绘画新纪元奠定了深厚基础。
儿童画虽然不同于国画,但画理是一样的。其实人类天生就有探索、尝试的学习能力。绘画不仅不该限制,反而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。
儿童画画的类别应该多种多样,常见的有油画棒、水彩笔、水粉等,也可以尝试水墨画、面塑、沙画、版画、油水分离等。只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些画种的工具、材料和技法,能较完美地表现对象,并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,就是优秀的儿童画。其实就是一种工具,也有许多的表现方式。正如构思、构图一样,形式不拘泥,能举一反三才是好画。
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:何韵兰老师所说:中国孩子不能只用眼睛去看日本卡通,也应该看看京剧、脸谱、水墨画和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。中国孩子不应该只用手去摸电子游戏机,只用笔去画画参加比赛,也应该摸摸剪刀、剪纸、泥巴、竹、木、布、纸等材料,学习把创意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,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,也能让他们更亲近自己的民族文化!
总之:多一份耐心,多一份理解,多一份鼓励,您眼中的儿童画就会成为打开一扇通往儿童心理的大门,那里是一个妙不可言的神奇的世界。